隨著集成電路的工作速度和芯片集成度不斷提高,芯片的功耗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高性能低功耗設計已經成為當前集成電路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以微處理器為核心部件的VLS1系統(tǒng)中,Cache是系統(tǒng)取得高數據傳輸率的關鍵部件。在現(xiàn)代CPU中,Cache的功耗約占處理器總功耗的30%~60%,有效降低這部分的功耗,對芯片的低功耗設計有著重大的意義。
1 Cache低功耗相關研究
Cache平均訪問功耗是Cache性能表現(xiàn)的一個重要因素。Cache平均訪問功耗由Cache命中時的訪問功耗、失效時的訪問功耗和失效率三者決定。失效時的訪問功耗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Cache失效時Cache電路的功耗,另一部分則是下一級存儲系統(tǒng)的訪問功耗。因此降低Cache功耗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降低Cache的失效率,二是降低Cache訪問能量,三是降低主存訪問能量。
為了達到低功耗的目的,對Cache結構做了一些改進:Phase—lookup Cache結構,應用兩級查詢的機制,即先訪問tag array,只有命中的那一路data才會在第二相去訪問,這樣就降低了組相聯(lián)Cache中數據array部分的功耗,但增加了Cache訪問的時間;Way predictive組相聯(lián)Cache結構,在默認情況下只訪問一個tag array和一個data array,只有在默認訪問失效時才會去訪問其他的tag和data array,這種方法也以增加Cache訪問時間的代價來換取低功耗;偽組相聯(lián)Cache結構,是具有多個命中時間的Cache結構,Cache中的每一路可以被順序讀取,從而可以比傳統(tǒng)的同時讀取結構節(jié)省一部分功耗;另外還有基于壓縮方法方面的研究,針對高頻值的局部性,在讀寫Cache的過程中,對高頻出現(xiàn)的數據值進行壓縮存儲,用較少存儲空間保存編碼后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Cache的訪問功耗。
低功耗可重構的Cache研究在最近幾年得到關注,通過改變Cache的結構參數,不管是用硬件實現(xiàn)還是用軟件實現(xiàn),針對不同的程序來配置優(yōu)化的Cache結構,盡可能地關閉不使用的Cache,兼顧了系統(tǒng)的性能和功耗。Cache的結構參數很多,主要的參數有容量大小、相聯(lián)度、塊大小、替換算法、寫回策略等。一般而言,系統(tǒng)中的Cache替換算法和寫策略是固定的,如果改變也可以在軟件層面上實現(xiàn)。所以主要關注Cache的硬件結構是否可重構,僅研究其中幾個參數(如Cache容量、塊大小和相聯(lián)度)對訪問功耗的影響。在設計芯片之前可以使用CAD工具來確定對命中時間和功耗的影響。CACTI程序是一個可以評估CMOS微處理器各種Cache結構訪問時間和功耗的CAD工具。對于一個給定的最小特征值,可以改變Cache容量、相聯(lián)度和讀/寫端口的數目,以估計各種情況的Cache命中時間和功耗??芍貥婥ache結構需要綜合考慮Cache的命中率、平均訪問時間和訪問能量等性能,合理選擇Cache的配置參數。
2 可重構Cache的體系結構
要實現(xiàn)可重構Cache,首先Cache的結構要支持運行過程中的動態(tài)劃分,其次要有檢測Cache命中率的硬件或者軟件機制,并且有相應的動態(tài)配置算法。
2.1 可重構Cache系統(tǒng)設計
文獻提出了一種可重構的數據Cache結構。該Cache的數據區(qū)被平均分為4個子分區(qū)(subarray),每個子分區(qū)又分為4組。在Cache訪問時,只有一個子分區(qū)打開,其他子分區(qū)的線路不被激活,從而節(jié)省了功耗。圖1給出了整個Cache體系結構及功能模塊。
與傳統(tǒng)Cache結構相比,圖1中增加了Cache配置動態(tài)選擇器(Cache Configuration Dynamic Selector, CCDS),CCDS用來更新內部狀態(tài)機,并決定合適的Cache配置。通過配置CCDS,可以使整個子陣列無效,或者使有效子陣列中的某些路無效。對于無效的子陣列或者路,局部自選線(Local Word Line)、預充電(Precharge)和讀出放大器(Sense Amplifier)都無激勵。通過這些改進使得傳統(tǒng)的固定劃分的Cache具備了動態(tài)配置能力。
改進后的Cache外在表現(xiàn)為一個虛擬的兩級Cache:Ll/L2。這種分級方式同傳統(tǒng)的L1/L2兩級Cache結構不同,L1 Cache由激活的不同子分區(qū)以及子分區(qū)內不同的路數構成,未激活的部分為L2,在L1未命中時激活以進行訪問,L1和L2在物理實現(xiàn)上表現(xiàn)為同一級。Cache的地址劃分仍為三部分:標志位、索引位和塊內地址。圖2給出了Cache的地址劃分情況,可分為塊地址(Block Address)和塊內偏移(Block offset)。塊地址可以進一步分為標志字段(Tag)和索引字段(Index)。其中Tag的后兩位SS用來做子分區(qū)的選擇位。訪問Cache時,首先訪問L1,當L1命中時就直接返回,只有在L1訪問失效時才會將所有數據區(qū)打開。對不同的應用程序,L1和L2大小的劃分不同,其訪閩時間和運行功耗也會有較大差異。
2.2 動態(tài)重構算法
在程序運行過程中,通過軟件監(jiān)測自動選擇優(yōu)化的Cache結構。一般采用啟發(fā)式算法,即根據程序過去執(zhí)行的狀況預測未來的運行情況,并為其配置相應的優(yōu)化結構。重構流程是:在程序運行的時候,CPU按固定的時間間隔檢查一系列的硬件計數器;這些計數器記錄上一時間段內的Cache缺失率和分支跳轉的發(fā)生頻率,如果改變的程度超過設定閾值則進入重構過程,否則程序繼續(xù)運行。
圖3是可重構算法的狀態(tài)圖。RESET為程序開始運行時的初始狀態(tài);UNSTABLE為非穩(wěn)定狀態(tài),該狀態(tài)下進行結構的搜索與重構;STABLE為選擇好優(yōu)化的Cache結構進入穩(wěn)定運行的狀態(tài);TRANSl,TRANS2為狀態(tài)相互切換時的中間狀態(tài)。圖4是在UNSTABLE狀態(tài)下的搜索流程。首先根據統(tǒng)計將各種配置的Cache結構按照失效率進行排序。進入重構搜索狀態(tài)后,如果引起重構的原因是失效率的上升,則沿著排序表開始,朝失效率降低的方向依次搜索新的Cache結構。如果引起重構的原因是程序分支頻率的改變,則需要搜索所有的Cache結構。
2.3 可重構Cache中問題
(1)數據重名問題
Cache中的數據重名問題是指主存中同一地址的數據同時出現(xiàn)在Cache中兩個不同的位置。實地址Cache中本來不存在數字重名問題,但引入可重構概念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重名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簡單辦法是在Cache重構的時候讓Cache中的內容全部無效,需要寫回的內容都進行寫回。但這樣會導致Cache性能下降,特別是在Cache重構比較頻繁的時候。但是如果動態(tài)重構的指令片段較大,則影響比較小。
(2)映射錯誤問題
Cache在重構時,其組數量會變化,從而導致需要比較的Tag位的數量也發(fā)生變化,這會導致映射錯誤的出現(xiàn)。為了保證處于任何一種狀態(tài)的時候都有足夠的Tag來做比較,按照Tag位最長的一種配置來保存Cache地址結構,也就是組數量最少的情況。這樣做雖然會增加一些無用的比較,但卻能避免刷新Cache帶來的性能損失。
結 論
本文在傳統(tǒng)Cache結構的基礎上分析了一種可重構Cache的體系結構及其動態(tài)重構的配置算法,指出了可重構Cache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對傳統(tǒng)Cache結構的改進,在嵌入式處理器上實現(xiàn)Cache可重構技術,這對嵌入式處理器的存儲器體系結構功耗優(yōu)化有著重要意義??芍貥婥ache的設計方法具有非常好的低功耗潛力,也是目前計算機體系結構方面的研究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