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的非國家化》(DenationalisaTIon of Money)中,1974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英國學者Friedrich von Hayek寫到,在太平洋上有個Yap的小島,島上有著六千多位居民,以不同大小種類的石幣做交易,F(xiàn)riedrich von Hayek覺得這與將黃金儲備賬單從一個抽屜轉移到另外一個抽屜的方式并無區(qū)別。據(jù)此,F(xiàn)riedrich von Hayek提出了一個偉大的靈感:利用計算機來建立比依靠國家信用更加可靠的貨幣體系。他構思了一個自動化裝置,可以用計算機程序發(fā)行貨幣,是不是這樣就可以避免各國政府不受監(jiān)控的濫印鈔票,民眾更不用面對后續(xù)的通膨,政府信用破產(chǎn)等問題。
在1990年代,有群向往掙脫政府枷鎖的網(wǎng)絡黑客,夢想著創(chuàng)造一種脫離國家的權力結構,讓金融交易可以只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全新機制。這群「密碼龐克」(Cypherpunk)的密碼學愛好者相聚在網(wǎng)絡論壇中,積極討論匿名虛擬貨幣的可能,渴望創(chuàng)造一種可以保護隱私和人身自由的理想國。
那時,密碼叛客小圈圈中的密碼學專家爭相設計出自己獨特的系統(tǒng),包括Hal Finney的RPOW(Reusable Proofs of Work)、Nick Szabo 的Bit Gold、Adam Back的Hashcash(背后技術、Proof-of-Work,PoW改變了往后十多年人們對虛擬貨幣的研究)、Wei Dai(Crypto++ library的創(chuàng)造者)的匿名電子現(xiàn)金系統(tǒng)B-money、David Chaum的網(wǎng)絡支付系統(tǒng)digi cash。
可惜的是,這些計劃在90年代末期一個個逐漸無人問津。
2008年1月1日,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倒閉后的幾周,網(wǎng)絡化名「中本聰」的神秘黑客發(fā)表了一篇神秘論文,《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xiàn)金系統(tǒng)》(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論文中提出了稱為「比特幣」(Bitcoin)的虛擬貨幣及其算法。這篇短短九頁的白皮書,在現(xiàn)在看來,幾乎改變了數(shù)百年來世界的金融運作。自此之后僅僅十年,比特幣坐實了「數(shù)位黃金」之稱,2017年5月4日,比特幣價值首次突破1500美元,市值達250億美元以上,達到BTC:USD約1:20000的巔峰。成交量大增,日本交易所 bitFlyer 比特幣交易所的成交量比例為52.35%。于同年11~12月初更大幅度上漲至近兩萬美金。說完比特幣,那區(qū)塊鏈呢?他們兩就好比說到北京,就想到烤鴨一樣相伴相隨。明天,我們就來剖析什么叫做區(qū)塊鏈,到底什么式區(qū)塊,他又串連(鏈)了什么?
來源:物聯(lián)之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