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對蚊子都十分討厭,但你也許不知道它還是人類的“第一殺手”。蚊子的種類有數(shù)千種,它們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遍布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地區(qū)。蚊子平均每年會導致725000人死亡,其中大約有66萬人死于瘧疾。
5月15日,據外媒報道,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滅蚊方法,通過基因驅動改變岡比亞按蚊的性別,使其后代主要是雄性,從而使蚊子數(shù)量銳減并降低其傳播疾病的能力。
眾所周知,蚊子會攜帶瘧原蟲并傳播瘧疾,此外,也能傳染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西尼羅病毒等其他一些對人體威脅嚴重的疾病。是傳播傳染病的主要媒介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操控性別比例來進行病媒防治是一個長久的設想,尤其在控制蚊子種群方面極為有效。因為只有雌性才會叮咬和傳播疾病。
改變瘧蚊后代性別比例的原理是在精子產生的過程中利用DNA切割酶破壞X染色體,從而產生以雄性為主的后代群體。雖然類似的方法之前就存在,但傳播的初始頻率非常低,而新研究結合了基因驅動技術,能夠使這種突變實現(xiàn)近100%的遺傳,而非像正常交配那樣只有50%的幾率。
將性別扭轉因子與基因驅動相結合也增加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健性。這種基因改造對雄性蚊子沒有傷害,沒有“健康成本”,所以蚊子更有可能通過交配傳遞這些基因,這意味著這種基因改造可以有效地傳播,而不會被耐藥性所阻止。
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實驗室進行了試驗,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由于疫情的影響,還沒有進行野外的實際試驗。但在該技術應用與實際環(huán)境中之前,還需進行更多的測試以證明該技術的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