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部門定期針對App獲取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曝光,針對App的各項隱私政策也在不斷細化和規(guī)范。現在,我們手機中都安裝了各種應用,也就是各種App,的確方便了我們的工作、生活,但是也獲取了我們大量的個人信息。
一些App的推送能“精準”到你在想什么,它就給你推送什么。App的這種“正合我意”是怎么實現的?個人信息安全有沒有風險呢?
App獲取個人信息 用戶感覺“被竊聽”
就在上周,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在被點名的15個App中,有13個都涉及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包括“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等等,個人信息安全依然受到威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信息安全部主任寧華表示,在后臺運行時,未經用戶同意,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定期調用系統(tǒng)API接口,頻繁獲取位置、應用列表等用戶個人信息。這些新現象新問題已成為今年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的新重點。
而一些非法網絡推廣團伙也盯上了個人的信息。今年以來,公安部在15個省份開展打擊貸款類網絡,發(fā)現將矛頭指向有明確貸款意向的人員,根據他們在互聯(lián)網、手機App等的瀏覽、搜索記錄,分析其貸款意向。
手段隱蔽 多款App收集個人信息
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專門組建了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對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等現象進行專業(yè)的監(jiān)管。精準推送怎么實現?過度獲取怎么界定?
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專家何延哲介紹,第一個數據包出現了,我們再等等,第二個數據包也出來了,我點開數據包,這里面就有一個是設備的IMEI號(移動設備標識號)的標識符。
在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測試正在緊張地進行。檢測工具顯示,這款社交類App剛安裝進手機,一次都還沒有打開,卻已經開始悄悄地向外傳輸數據。何延哲表示,App在隱私政策里沒有提這件事,而且完全是隱瞞了它的自啟動的方式,自己又把信息傳到了自己的服務器上,是有實證的。
專家告訴記者,App獲取的第一個信息,往往就是手機的IMEI號,也就是移動設備標識號。這個唯一的識別碼,相當于手機的身份證。不管是經過用戶同意“拿走”,還是不經允許“偷走”,App一旦獲得了移動設備標識號,就為個性化推送奠定了基礎。更可怕的是,專項治理工作組對大量App測試后發(fā)現,App獲取的信息,不僅能自己用,甚至有部分App,會把信息傳給第三方。
專家介紹,在個別App內嵌入的第三方軟件開發(fā)工具包超過50個。這些有著消息推送等功能的第三方工具包,行為更隱蔽,也是目前監(jiān)管的難點。
專家:獲取技術在進步 信息保護在加碼
專家分析,因為獲取成本高、法律風險大,短期內,大家不必過于擔心自己的語音、上傳的圖片等隱私信息被收集。
不過,專家也提醒,越來越多新的技術手段正在降低用戶信息獲取的成本和風險。今年,浙江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手機App甚至可以利用手機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采集手機揚聲器所發(fā)出的聲音振動頻率。這樣的技術,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繞開隱私協(xié)議,合法地獲取語音信息。
面對越來越精準的推送,用戶有著擔心“被竊聽”的焦慮,個人信息也確實存在過度獲取的可能。與此同時,個人信息的保護也一直在不斷加強。去年12月,國家網信辦出臺《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強化用戶的知情權和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