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fā)布自動化準備指數(shù)(AutomaTIon Readiness Index)報告,評估25國進行智能自動化的情形,并指出政府相關AI政策應盡快出臺,因為產業(yè)正在加速實現(xiàn)自動化。
報告采用52個量化與質化指數(shù)評估,包括智能自動化準備年限、現(xiàn)存政策、創(chuàng)新策略、教育策略以及勞動力市場情形;亞洲國家有韓國、新加坡與日本進前五,韓國第一,平均分數(shù)達91.3;新加坡及日本分踞第三及第四名,美國則為第九,而大陸為第十二。
報告指指新加坡政府致力推動國民終身學習工業(yè)4.0相關技能,正在吸引更多國際關注,但專家認為未必能產生正向結果,即便在新加坡可行,在其它國家也不太能一體適用。
報告說明該指數(shù)并不能與各國政府的積極程度作直接連結,而是與該國勞工掌握自動化知識的程度,與其所造成的影響有關,但也認為各國政府應盡快擬定與AI自動化相關的發(fā)展計策,以利產業(yè)發(fā)展。
經濟學人指出過去人類也經歷幾波技術上的革命,但這次的革命以AI與機器人作為推手,為自動化加入「智能」,不再是處理庶務性與重復性的工作,還能夠進行學習,處理許多需要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任務。
該報告審查指數(shù)的專家成員Lorenzo FioramonTI認為,許多人或企業(yè)對自動化科技帶來的市場重建感到憂慮,因此正在加快集成AI技術或機器人到日常營運中,在接下來幾年中步伐將會更快,自動化對經濟與勞動力的影響也將愈發(fā)明顯。
該報告也指出自動化在美國會造成47%的工作消失的潛在風險,在OECD國家則是9%,但報告審查成員Alex Manning指出,AI、機器人及其它自動化技術對工作的「凈」影響實際上是0,因為新工作同時也在不斷的被創(chuàng)造,并抵銷工作消失的影響。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James Bessen也說,自動化帶來的新工作會多過消滅的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