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告別挖孔屏:國內(nèi)巨頭供應商屏下前攝終端已開始量產(chǎn)
目前,市場上的屏幕設計并不多,而上半年主流為屏幕居中打孔屏設計,下半年仍是一個謎,主要是技術難攻。雖然說折疊屏和屏下攝像頭設計在市場上已經(jīng)流動,但并且成為市場主流,主要原因在技術方面,比如折疊屏的折痕、屏下攝像頭的透明度和顆粒感等。從目前所發(fā)布的新機上分析,折疊屏的研發(fā)難于屏下攝像頭,這也是折疊屏手機價格高的原因。
打孔屏作為現(xiàn)在的主流設計,完善度并非達到百分百,前期小米的旗艦機也出現(xiàn)過問題,比如在打孔屏處出現(xiàn)陰影、邊框上變綠等問題。打孔屏的主流歸根于面積小、體觀等,對比劉海屏、水滴屏更容易讓人接受。不過,對于喜歡看電影、電視劇、打游戲的小伙伴們來說卻是反方向,一塊完整的屏幕卻在旁邊出現(xiàn)一顆黑點還是難以接受的,而全面屏就解決了這痛點。
屏下攝像頭技術(Camera Under Display,又稱 CUP),可以說是目前行業(yè)追求真正全面屏方案的究極體。但要實現(xiàn)這一技術,首先得解決屏幕兼容透光和顯示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OLED屏采用的自發(fā)光技術,每個像素點都是可以自發(fā)光,無需背光,因此可以做得非常的纖薄。而OLED屏實際上是由一層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極的陽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fā)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其中,基板是用來支撐整個OLED的,其可以是透明塑料,也可以是玻璃或者金屬箔;陽極和陰極也可以做成透明的。導電層和發(fā)射層則是由有機塑料分子構成,有機層也是由有機物分子或有機聚合物構成,這些在不發(fā)光的情況下都可以是透明的。所以,這也意味著OLED屏完全可以做成透明的。
簡單來說,就是屏下攝像頭所在區(qū)域的OLED顯示屏是透明的OLED屏,當該區(qū)域的透明OLED顯示屏不顯示畫面時,將會呈現(xiàn)透明的狀態(tài),這也使得外界的環(huán)境光線可以透過透明的OLED顯示屏到底屏下的攝像頭,從而最終實現(xiàn)成像。當然,這里還有個關鍵的指標,就是手機用的透明OLED屏的光線透光率,這個透光率越高,屏下攝像頭的成像效果也就越好。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塊玻璃背后拿著相機拍前方,還得保證從正面看不到舉著相機的你。有人說采用單透玻璃不就行了嗎?自然是不行的,僅有玻璃不能主動顯示任何內(nèi)容。
嚴格意義上來說,“屏下攝像頭”的產(chǎn)品其實我們早就在使用了,不過那顆藏起來的攝像頭是用作捕捉指紋圖像的。目前部分安卓手機所采用的屏幕指紋識別方案,就使用了“屏下攝像頭”技術。
屏下攝像頭設計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可以去掉水滴、劉海、挖孔等異形區(qū)域,帶來真全面屏效果。同時它也不會像升降式結構那樣增加機身重量,可以實現(xiàn)更加輕薄的機身,兼顧視覺和手感等。
6月26日消息,博主@數(shù)碼閑聊站爆料,今年Q3登場的維信諾和華星光電屏下前攝終端都上產(chǎn)線了,素質都很強,這意味著屏下攝像頭手機將在今年下半年迎來一波熱潮。沒有異形切割的屏幕,看起來要舒服很多,強迫癥用戶再也不用糾結屏幕上的挖孔或者劉海等異形設計。
之前有不少手機品牌展示過屏下攝像頭技術,比如小米。在去年,小米對外展示了第三代屏下攝像頭技術,官方稱該技術已經(jīng)達到了量產(chǎn)商用標準。相比于前兩代方案,第三代屏下攝像頭通過自研的像素排布大幅提升了攝像頭區(qū)域的顯示效果,同時通過攝像頭算法的優(yōu)化,帶來了與常規(guī)前置攝像頭無差別的自拍表現(xiàn),真正讓屏下攝像頭進入實用可量產(chǎn)階段。
2018年,vivo正式打開了全面屏手機設計的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只有升降、折疊、屏下能夠真正實現(xiàn)全面屏效果 。2020年中興發(fā)布了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但并未引起市場的注意,主要是技術未完善,頂多算是一款體驗機。其次,中興所使用的屏幕是來自第三方所供應的,并非自主研發(fā),當然中興在屏幕上并沒有突出的研發(fā)。而目前,對于屏下的研發(fā),主力在小米和vivo,是完全自主還是聯(lián)合仍沒有明確的公布,畢竟新機還沒有發(fā)布,前期僅僅只是做了預熱。
眾人夢寐以求的“真真真全面屏”手機,終于在屏下攝像頭技術的驅動下,正式面世。
這意味著,用戶再也不用忍受屏幕“缺一塊”的視覺遺憾。自 iPhone X 誕生以來,掀起了一股“劉海屏”風潮,隨后還衍生出水滴屏、挖孔屏等等接近于“全面屏”的屏幕形態(tài),但形態(tài)各異的屏幕同時引來了一些吐槽聲音。“劉海太難看了,無法接受屏幕缺一塊,一個孔也不行?!薄拔矣植蛔耘?,能不能出一臺沒有前置攝像頭的手機?”那么升降式攝像頭方案行不行?在短暫曇花一現(xiàn)之后,升降式結構的弊端顯露出來:重量、厚度與損壞率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現(xiàn)實告訴我們那只是真正全面屏來臨之前的一個折中方案——劉海屏們也是。
全面屏方案的好處在于進一步提升了手機的屏占比,同時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視覺體驗。不過,現(xiàn)在市面上的智能手機,除中興外,基本上全都是異形全面屏方案,例如劉海屏、挖孔屏、水滴屏等,稍好點的則采用了升降式機械結構。
雖然升降式機械結構實現(xiàn)了真正的全面屏,手機屏幕沒有任何遮擋的部分,但是這種機械結構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容易進灰、使用壽命有限以及會使得手機變得厚重。很顯然,這種方案違背了手機的便攜屬性,也就是輕薄化,所以很快就被手機廠商們遺棄了。
好在屏幕供應商維信諾在2020年6月宣布,屏下攝像頭方案成功實現(xiàn)量產(chǎn),并由中興天機Axon 20首發(fā)。原本以為,在那之后,其他廠商也會跟進這項技術,推出更多的屏下攝像頭手機,但事實并非如此。受限于成本以及技術成熟度問題,手機廠商們并沒有那么快推出相應的產(chǎn)品。
如果你覺得這個推導還不夠有說服力,我們不妨再換個角度,OPPO、小米很早之前便向外界展示了采用屏下攝像頭方案的工程樣機,時間都過去這么久了,為什么一直沒有推出相應的產(chǎn)品?當然,成本可能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技術成熟度,畢竟新技術初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屏下攝像頭的畫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