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我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我與單片機和嵌入式系統20年”,后經熱心的媒體朋友推薦在幾個網站上刊登并受到了許多讀者關心和反饋。更多意見是希望我能把從業(yè)這20年心得分享給年輕的工程師朋友,仔細考慮一下的確很有道理。20年時間電子技術已經有幾代的變化,過去認為的高新科技,今天是蘿卜白菜。但是掌握堅實的專業(yè)基礎,捕捉機遇,樹立信心一直都是不變應萬變的人生必修課程。我愿意借下面這篇短文和大家分享我的體會,里面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挫折、遺憾和惋惜。
硬件是本
1984年大學畢業(yè),我被分配的第一份工作就和計算機硬件密切相關-測試和維修,研究所事業(yè)部領導的解釋也是合情合理的——你是男同志,學自動控制的,其他同屆分配來的多數是學計算機的,女同志也占多數。我開始還老大不情愿,時不常地往科室里面跑,總想多學習點編程方面的技術。但是很快,同事們都跑過來找我請教了,因為那個時候的計算機可要比現在的PC復雜得多,我們研究所的專業(yè)方向是工業(yè)控制,那就必須和外設、接口、驅動打交道。如果一點不了解處理器、寄存器、接口電路、外設、程序是沒法設計和測試的。因為工作的特點,我首先學習和掌握的就是這些東西,例如,通過編寫8255驅動打印機的測試程序,可以完整地把CPU的I/O電路、8255器件和外接口測試好。一段時間以后,我對計算機的陌生、膽怯的心理一掃而光,上學時候更本沒有機會看的CPU,存儲器,磁盤,電源現在都有機會親自組裝,親自把操作系統安裝上去(那時并不像現在的WinXP這樣簡單),我們使用的是微型機,光是操作系統的8寸軟盤就多達十幾張,或者幾盤磁帶,安裝一般需要幾小時,而且系統還沒有任何中文標志。
這些和硬件打交道的經歷加上2000年我的研究生畢業(yè)設計課題—— 一個電網控制系統的項目,另外,下海后參加數字程控交換機、移動電話基站的項目都是實實在在的硬件設計,其中一個設計是基于8086的主板,另一個是設計386的主板,都要求運行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整個系統很復雜,當時的器件集成度低,調試手段也沒有現在ARM的JTAG方便,但是掌握了硬件設計,調試和生產的基礎對于我的專業(yè)素質大有提高,這些經歷為我之后投身嵌入式事業(yè)奠定了基礎。
學習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熱愛現在的專業(yè),希望在這個方向上有更深發(fā)展,那么盡可能多地積累這個專業(yè)的知識是你未來成長的基礎。1988年我得到一個考研的機會,當時的領導不希望我報考研究生,他表示計劃安排我到美國參加培訓,當時能夠去美國的機會并不多,但我考慮再三后,還是決定放棄出國的機會。因為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我深深感到自己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知識不夠堅實,因我一九八幾年在大學本科學習的是FOTRAN語言和大型機,而后來研究生課程的C語言和軟件工程的課程都更適合一九九幾年的情況。兩年的研究生學習雖然使我在某些方面損失了一些,卻為我之后十幾年突飛猛進的成長和進步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也為我之后下海創(chuàng)業(yè)平添了一份自信和力量。
學習不僅是進入學校學習,更是一個持續(xù)持久的過程。從我最初在研究所里接觸微型機、單板機和實時操作系統,到嵌入式操作系統、通信協議、嵌入式數據庫,再到手機軟件,轉變相當大,而專業(yè)領域卻一直以嵌入式系統為核心,這塊我投入的精力最大,也最喜愛:從VRTX,uC/OS-II到Linux和Montavista Linux,對這些產品從了解、談判、市場、技術支持到培訓、項目開發(fā)我參與了幾乎所有過程。技術上,即使同屬于嵌入式操作系統,彼此之間也有差異:內核原理、API、BSP、文件、網絡、圖形模塊均不一樣,尤其是轉到嵌入式Linux后,我發(fā)現它和以前的嵌入式操作系統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轉變就要為之付出相應的汗水、辛勞。
通信產業(yè)在20世紀80年代末蓬勃發(fā)展,國內的通信企業(yè)紛紛仿效國外對手投入巨資研發(fā)先進的通信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網絡協議和開發(fā)工具等嵌入式軟件立刻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我從1984年開始接觸實時操作系統,當轉向網絡協議,特別是電信協議時,對我一個計算機專業(yè)的人,其困難可想而知了,即使只學習個皮毛也不得不下一番苦功夫,那怎么去學呢?我的方法是:一、向廠家學——我和公司的技術人員專門到波士頓附近的Netplane和加州附近的Telenetworks參加培訓,雖然花錢又吃力,但是收獲不少;二、向用戶學——東方通信和上海貝爾(現在的阿爾卡特)是我們的用戶,記憶特別深刻的是東方通信,他們樸實熱情。如此反復幾十次的談論和培訓讓我和同事都很快成長起來。
手機是90年代后流行的通信和消費電子產品,中國企業(yè)也在此期間進入這個領域。開始是組裝生產,后來是自主設計。手機雖小,五臟俱全,除了通信工作外,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增加了多媒體、PDA、照相、互聯網功能,這些多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統。手機通訊部分一般是由基帶芯片公司設計完成,國內手機廠商主要是完成應用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因為當時與montavista合作,而摩托羅拉又在使用這個軟件,于是我們在2004年進入手機這個圈子,機遇是全球興起了一股智能手機浪潮,Nokia使用Symbian,摩托羅拉使用Linux,還有微軟windows mobile得到了許多中國臺灣公司的支持,摩托羅拉A760系列在中國市場的巨大成功激勵了中國手機企業(yè)加入Linux智能手機開發(fā)隊伍。
手機設計有相當多的特殊要求,就電源管理而言,因為手機是一個關鍵應用裝置不同與一般的消費電子產品,手機能耗的指標好壞直接影響產品銷路,電源管理和應用處理器、OS(比如Linux)、驅動程序、應用軟件、手機的硬件(LCD大小等)都至關重要,我和公司技術人員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這個問題,特別是基于Linux的電源管理的方式,公司技術人員通過支持我們的montavista linux手機用戶的實踐,理解和掌握了具體的方法。最近我和他們一起撰寫的“嵌入式系統電源管理軟件的比較”剛剛在某雜志發(fā)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交流。
嵌入式系統技術和知識更新很快,所以學習永遠是進步和成功的源泉。
堅持才能成功
這里想要說的是,無論做任何的事情總是有順利和不順利的時候,有失敗的悲傷,也一定會有成功的喜悅,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堅持才有希望。
90年代初,決定下海本身是一個需要勇氣的事情,決定從事軟件就顯得與眾不同,而后來致力嵌入式軟件,就更需要有信心和毅力,更要耐得住寂寞、堅持不懈——這是我的心得。
1995年公司成立初期,我在向用戶介紹VRTX的時候,多數場合我必須先把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講解一遍,然后再把一個多任務的程序演示一下給他們看,簡單的可以是五個任務。這種情況是五個任務的優(yōu)先級相同,如果改變任務的優(yōu)先級,顯示的情況就會發(fā)生變化,進而需要演示使用調試工具顯示任務狀態(tài)和程序源代碼及斷點調試。整個的銷售過程很漫長,有時甚至是煎熬,1~2年是很正常的時長,但我沒有放棄,幾年的努力終于迎來了一點點收獲,開發(fā)工具(MRI C/C++ 編譯器和XRAY調試器)在電信設備研究和開發(fā)企業(yè)得到了認可。當時大多企業(yè)正在開發(fā)基于68302的數據終端設備,急于尋找一套開發(fā)工具。VRTX支持X86的real-mode(實模式)版本也因為軟件配置靈活河豐富,使用簡單,價格便宜在基于186/386的控制企業(yè)開始使用,但是這些只是中國巨大的嵌入式軟件市場的冰山一角,等到真正冰雪開始融化,已經是90年代末了。這中間我也考慮過轉向其他的產品和市場,也嘗試過硬件仿真器,測試工具等產品,但最終我和公司的同事還是堅持下來,到今天,嵌入式操作系統仍然是我公司的主力產品和方向。
uc/os-II這個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推廣過程和VRTX是相反的,VRTX是要通過自己學習,向用戶宣傳演示,讓用戶接受這個概念,讓用戶相信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好處并能夠成功。而uc/os-II則是因為作者Jean Labrosse先生的一本書和他的中文版本在中國悄然流行起來,也許是因為早期的uc/os是完全免費的軟件,而升級后uc/os-II是一個商業(yè)軟件。這件事情無論是原作者、業(yè)內人士一開始都沒有特別留意,由于國內用戶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強,這幾年我們的壓力相當大,一方面是廠家不理解,他們質疑,既然中國有這么多人在使用這個軟件,為什么購買商業(yè)授權的用戶卻是少而有少。另外一方面,公司每天收到大量的uc/os用戶信息,當銷售員把電話打過去,真正有意向購買者鳳毛麟角,要么就是不知道這是個商業(yè)軟件,要么就覺得價格太貴。廠家和公司內部的抱怨都壓到我這里。我頂住了這些壓力,并堅信只要uc/os-II做得好,用戶能夠用它設計出好產品,中國用戶還是愿意為uc/os-II買單的。況且它的價格只是某些國外同類軟件的十分之一,并且沒有生成數量的限制。安撫好公司內部,我和公司和同事多次與Jean溝通,最后我作了三個方面的安排:一、讓Jean寫一封關于uc/os-II的版權聲明,我們翻譯成中文發(fā)表在麥克泰公司網站,在國內主要嵌入式系統媒體發(fā)表;二、說服國內嵌入式硬件,工具和系統廠家通過購買合法uc/os授權成為伙伴;三、重點專注在國內的外資、上市、面向出口企業(yè)、國內的半導體和大型設計機構。經過最近兩年的努力終于取得了一點成績,如北京博創(chuàng)、廣州周立等嵌入式系統公司已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珠海矩力、南京南瑞、廣州數控、科學院DSP中心等已成為uc/os-II合法授權用戶。更加可喜的是通過我們在國內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半導體公司和工具廠商如NXP、ST、Xilinx和IAR的認可,他們一致認為uc/os-II是一個應用廣泛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公司內部原本不看好這個產品的人也逐漸改變了看法。
產品之痛
沒有哪個企業(yè)家不想擁有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我也一樣。我一直夢想著自己的核心產品。在中國內地,一定的時間內,硬件和系統產品是企業(yè)做強做大的關鍵。許多成功企業(yè)的共同之處就在于他們有自己的核心強勢產品,如華為通信產品、聯想的PC、長虹的電視、海爾的白色家電。
我和麥克泰在過去十幾年中,多次嘗試過自主開發(fā)、和別人合作開發(fā)產品,給我影響最深的是這樣一個例子:1998年中國通信蓬勃發(fā)展,設備制造企業(yè)也大干快上,他們對先進的嵌入式硬件、軟件、工具等非常感興趣,數據通信也是當時的發(fā)展熱點,摩托羅拉公司的Powerpc860(現在的飛思卡爾)通信處理器尤其引人注目,860集成了一個通用的CPU和通信引擎構成4個高速的10/100M以太網絡,這對于當時的數據設備和網絡管理設備都是非常適合的芯片。于是我們借鑒國外的一個硬件參考設計,自己開發(fā)了一款860硬件,取名叫NETE860,它的特別之處是除了母板內置的
之后的幾年,我和公司繼續(xù)嘗試過合作開發(fā)數字監(jiān)控產品,委托別人開發(fā)嵌入式調試工具等,終因時間長,收效慢而告終。久而久之我的信心慢慢消沉下來,公司內部的壓力和抵觸情緒也越來越大。我和公司的產品之路也這樣偃旗息鼓了。
今天回頭看看過去的道路和曾經的同行,許多當時名聲顯赫的公司已悄然無聲或不復存在,我慶幸自己和麥克泰還能夠生存下來,同時我很仰慕像合肥的華恒,科銀京成(成都電子科大為開發(fā)團隊)的同行們,他們不但能夠堅持下來,而且已經有了相當的知名度,想必也經歷了一番驚濤駭浪。
結語
20年的時間是人生的一個片段,從20多歲風華正茂的青年到沉穩(wěn)的中年是一個充滿幻想的過程。追逐理想的足跡,我走過了學生、工程師、創(chuàng)業(yè)者和管理者的道路。我熱愛嵌入式系統、我的工作、我學習和推廣過的產品、我的家人、老師、合作伙伴、同事以及許許多多的用戶和同行朋友們。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依然會選擇嵌入式軟件和嵌入式系統。
正如行業(yè)老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