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洪水”是德國人討論的關鍵詞,連續(xù)極端的降水使得德國東南部城市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對于德國而言,氣候變化對應的另外一個關鍵詞為能源轉換計劃,德語叫Energiewende。該長期計劃始于十三年前,旨在優(yōu)化德國的能源系統(tǒng)。
事實上,該計劃包括了更為雄心勃勃的節(jié)約和效能目標,但最重要的是其中涉及能源供應轉變,這也將是德國“去核化”后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其中主角是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一項目標是到2050年,8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生態(tài)邏輯研究院(Ecologic Institute)研究員藍淑慧(Susanne Langsdorf)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其目標已完成了一小部分。
根據德國聯(lián)邦經濟技術部(BMWi)2013年最新數(shù)據顯示,目前德國25%的電力都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理論上來說,這項大膽的計劃可為德國帶來巨大發(fā)展機遇,它不僅僅有助于德國節(jié)能減排,而且德國會成為未來節(jié)能和綠色科技的全球領導者和出口國。
然而正當全球其他國家驚訝或羨慕于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成果,并紛紛效仿德國時,德國的能源轉換計劃卻遭受著巨大的挑戰(zhàn)。
可再生能源的補貼計劃、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能源高速公路”建設的利益博弈、電價高于周邊國家40%以及相關儲能技術的不成熟等等都讓這個最清潔的國家倍感壓力。
“但我們不能失敗。”藍淑慧表示,我們一定要告訴其他國家可再生能源可以成功并可復制。
然而,這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能源轉換計劃終將是贏還是輸?
風暴式的發(fā)展速度
25%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確實令不少國家羨慕不已。但是這樣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也過度依賴補貼。
慷慨的20年長期保護性電價讓私人投資熱情洋溢,紛紛在屋頂以及農場上大規(guī)模安裝太陽能光伏板(詳見本報2013年2月6日《德國農場太陽能私人投資經》),光是巴伐利亞現(xiàn)在的太陽能發(fā)電量就超過了美國,而其面積卻只有美國的0.7%。
“事實上,德國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份額95%都是來自小公司以及私人,僅有5%來自大型能源公司。”德國聯(lián)邦環(huán)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Jan Scharlau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自然,這場德國風暴式的可再生能源投資中贏家并非大型能源公司,即可再生能源領域,私人和小型公司的投資打破了德國四大發(fā)電公司的壟斷。
四大發(fā)電公司一直主導著德國核電站以及煤電站等能源發(fā)電項目的投資與運營,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所發(fā)電力在德國擁有被優(yōu)先購買權,再加之德國2022年將要關閉所剩下的9座核電站,因此四大發(fā)電公司的利益便受到了威脅。
RWE老總Peter Terium曾經就說:“市場運行被完全扭曲了。”
因此,早在2011年,四大發(fā)電公司之一的RWE就因利益的原因在法庭上要求政府賠償其經濟損失。
當然,“這些大公司肯定會認為德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過快。”Jan Scharlau博士表示。
過于慷慨的補貼確實打破了往日的電力市場。目前,德國各界智囊以及聯(lián)邦在德國聯(lián)邦環(huán)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都在呼吁修改補貼方案,建立一個新的能源市場。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fā)展也讓德國的居民電價高于周邊國家40%,工業(yè)則高20%,這不僅增加了當?shù)毓娂彝ヘ摀?,也讓德國工業(yè)的競爭力受到了挑戰(zhàn)。
西門子公司的總裁羅旭德6月初在柏林舉行的一場能源轉型對話上曾指出,高昂的電價會削弱德國堅實的工業(yè)基礎。
但在德國也有一批人仍非常樂觀,認為能源密集型行業(yè)有特殊政策的保護,他們并不會受到高額電價的影響,德國工業(yè)仍然將具有競爭性。
2012年CO2排放量依然上升
盡管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fā)展迅猛,理論上來說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該下降。
但是事實情況卻恰恰相反。
為了應對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的波動以及關閉了大量的核電站,德國必須重啟燃煤電廠以應對電力的不穩(wěn)定性,也因此距離二氧化碳減排目標越來越遠。
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規(guī)定,到2030年,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較1990年下降55%。
“根據目前的狀況,我們不可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羅旭德表示。
現(xiàn)實是,德國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此外,截至2020年,德國的能耗總量應該在2008年的基礎上降低10%。但事實上,德國的能耗量沒有降低甚至略有上升。
不過,本報記者在德國采訪期間,從政府部門到能源智囊給出的答復都是:“這只是一個短期的現(xiàn)象,并不會持續(xù)過長。”
大歐洲超級電網猜想
事實上,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的步伐超出了德國人的想象。
“我們并沒有能預見到太陽能光伏板價格下降得如此之快,這加速了德國能源轉型的步伐。”德國聯(lián)邦經濟與科技部(BMWi)的能源轉型協(xié)調主任Susanne Cassel對本報記者表示。
Susanne口中的“加速”其實還隱含著另一層意思:低廉的光伏板促進了德國裝機量的上升,同樣也影響了德國既定的計劃。
因為,德國的基礎設施根本沒能為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做好充分準備。
首先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并不穩(wěn)定,風忽停忽起,陽光忽明忽暗,因此如果過度依賴可再生能源,那么電網就會呈現(xiàn)不穩(wěn)定的狀況,這時或通過儲存技術進行調節(jié)。但德國已有的儲能設備并不成熟。
Susanne Cassel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較為成熟的技術為熱能儲存和熱供應概念下的儲存。”
目前德國公司西門子等能源技術巨頭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究與氫氣相關的儲存技術,但是這一項技術卻并不被Rainer Baake看好。
“這些儲能技術太貴,并且這種氫儲存過程的能量消耗幾乎在50%左右。”Rainer Baake解釋道。
Rainer Baake則更傾向于擴展和升級現(xiàn)有電網來解決這個問題,“而這個電網一定是基于整個大歐洲語境下的。”
在Rainner Baake為德國聯(lián)邦提供建議的《德國能源轉型計劃的12點見解》中寫道:“風能、太陽能的波動性在更大的地理區(qū)域中將得到減緩。”
事實上,Rainer Baake的這個提議現(xiàn)在并沒有實際計劃,這要基于其他歐盟成員國,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家務事”。
“電力高速公路”破解難題?
姑且不論大歐洲超級電網計劃,事實上就連德國本國的電網建設都困難重重。
翻開德國的能源分布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見德國北部是風場的積聚地、南部巴伐利亞州是太陽能光伏的積聚地。
而這些地方離即將關閉核電廠的地方遠,所以需要建立新的電網,并且使用特高壓直流輸電。
根據德國聯(lián)邦經濟與科技部向本報記者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德國電網發(fā)展計劃需新建2800公里電網線,2900公里的老電網線路需更新升級換代。
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德國電網的建設完全跟不上計劃,建成量還不到300公里。
造成新建電網速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鄰避效應”,民眾誰都不愿意為建立電網占用自己的一個花園或是一寸土地。
但是這項計劃勢在必行,如果不成功,也就等于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會失敗。不過德國已經想出了一個辦法:投資利益共享。
7月6日,德國四大發(fā)電集團、經濟科技部與德國聯(lián)邦環(huán)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簽署了一份重要的協(xié)議:決定將聯(lián)合人民共同投資德國電網改造,實現(xiàn)利益共享。截至2023年,德國電網整體投資額將在200億歐元,其中允許15%的投資來自于當?shù)孛癖姟?/p>
當然,這一消息出臺后,德國整體反應較為積極。
“不過,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訊號將要等到大選之后才會釋放。”德國多位部委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雖然德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是德國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我們也歡迎其他各國前來投資。” Susann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