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我市公路密度全省墊底,且大多是土路面,晴通雨阻。如今,四通八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升級了市民的出行感受,老百姓出行不但逐漸實現“車子到門口,雨天不濕鞋”,而且“公鐵空”交通方式任選。出門坐車不用帶錢包、公交車到發(fā)信息在站臺上一目了然、BRT開啟雙城生活……智慧便捷交通,正引領我們奔向美好生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市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路通,百業(yè)興。每一條路都是歷史向前延伸的見證,也記錄著城市發(fā)展的軌跡和信念。
出遠門“公鐵空”交通方式任你選
臺風“利奇馬”剛走,今年33歲的王琳就迫不及待地帶著5歲的兒子去超市選購食品了。“訂了后天的機票,和好朋友打算飛上海暑期旅行。”早在1個月前,王琳就和幾個關系不錯的朋友商議暑假去哪兒玩。幾經討論定下來目的地,可怎么去又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現在交通發(fā)達,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怎么去都行。”王琳說,最終,最省時間的打“飛的”成為首選。
可在幾十年前,出趟遠門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已經退休的市民王建德回憶,自己年輕時由于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可因為公路路況不好在路上吃了很多苦頭。“比如去南京,早上出門晚上才能到。”老王說,“那時候雖然有綠皮車,可是速度很慢,好多地方還不通需要轉車。哪像現在啊,去哪都方便。”
交通出行狀況的改觀離不開交通建設者們的努力。從1998年開啟高速公路建設時代至今,我市公路總里程達12499公里,密度1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實現了市到縣、縣到縣高速公路聯(lián)網暢通。
鐵路建設也進入爆發(fā)期。青鹽鐵路于2018年底建成并開通運營,連云港高鐵站和綜合客運樞紐一期工程同步投入使用。連淮揚鎮(zhèn)鐵路、連徐高鐵將分別于2019年、2020年建成。“我們將全面融入上海3小時、南京1.5小時、青島1.5小時、徐州1小時的交通圈,市域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藺寧君介紹,位于灌云縣小伊鄉(xiāng)的新機場已經全面開工建設,我市將進一步走向開放前沿,迸發(fā)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支點城市的勃勃生機。
BRT開啟雙城生活
“B1線開通那天,是我第一次到海州,感覺挺不錯的,雖然都是市區(qū),但是長這么大,我都一直沒到過那邊,是BRT帶來這次機會。”今年67歲的連云區(qū)居民孫習花回憶說,當年她是在街道的組織下首次體驗了BRT,并且生平第一次從連云港市區(qū)的最東邊到了市區(qū)的最西邊,雖然只有短短的大約34公里,卻讓她終生難忘。
“在站臺上就可以看到車輛到站信息,現在很多小青年乘車連錢包都不用帶,刷手機就能付款。”孫習花說,如今,她已經習慣了坐BRT往返于海州、連云之間,還有很多像孫習花一樣的市民,在海州生活、在連云上班,以BRT為紐帶過起了雙城生活。
曾經的B1線駕駛員沈濤當年可是同事們羨慕的對象,對于能在退休前開上快速公交,老沈很是自豪。“當時大家很羨慕我,開的是新車,以前走混用車道,現在走專用道,很平穩(wěn)很快捷,旅客坐著也很舒服,時間縮短了不少。反正開車的感覺比以前輕松多了。”
“BRT的建成搭建了公交一體化的運營平臺,公交的文明程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市運管處副處長李敏介紹,BRT的建成對我市來說,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將公交車車輛進行了轉型升級。
令人期待的是,現在往返市區(qū)到各縣區(qū)之間,不光有BRT、縣域公交,在不久的將來還有市郊列車。筆者從市交通控股集團獲悉,已經開工的市郊列車將于年內通車,開通后將把市區(qū)與開發(fā)區(qū)、徐圩新區(qū)、連云區(qū)進一步銜接起來,實現市內交通與高鐵接駁的無縫對接,成功打造中心城區(qū)至東部城區(qū)的半小時交通圈。
農村公路連接美麗鄉(xiāng)村
“今天去縣城兒子家轉轉,順便把自家種的菜帶點過去。”近日,在東??h山左口鄉(xiāng)英山村公交站牌前,69歲的李大娘在等公交車時和其他乘客悠閑地聊天。
英山村與山東郯城接壤,地處偏僻,村民出行一直是個大難題。村民要想去鄉(xiāng)里辦事、購物、看病都十分麻煩,如果要去縣城,遠的要轉上好幾趟車。
農村地區(qū)由“走得了”“走得暢”向“走得好”“走得爽”轉變,離不開“四好農村路”的支撐。市公路處農路科科長張秀立介紹,經過幾十年建設,我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1316公里,實現了縣到鄉(xiāng)通二級、鄉(xiāng)到鄉(xiāng)通三級、鄉(xiāng)到村通四級公路的“村村通”。特別是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xù)深入開展,各鄉(xiāng)鎮(zhèn)及行政村已100%通達瀝青或水泥混凝土道路。贛榆區(qū)創(chuàng)建成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省交通運輸廳確定到2020年鎮(zhèn)村公交100%全覆蓋的目標,我市已有部門地區(qū)率先實現。”
張秀立介紹,今年底我市所有涉農縣區(qū)要完成“一縣一品牌,一區(qū)一特色”打造,建成一批具有港城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鄉(xiāng)村“美麗公路”,越來越多的農村公路將從“交通線”變身為“風景線”,由“通上車”變成“富一方”。隨著鎮(zhèn)村公交的開通,村民們的憂愁在今年5月份徹底解決。“現在每天早上7點開始發(fā)送班車,一天6趟。”負責西嶺線的公交車司機杜江說,“全程票價只有2塊錢,設立12個站點,路過7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