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普生為手機開發(fā)的3D顯示器
精工愛普生開發(fā)出了能夠立體(3D)顯示3D影像的手機用顯示器(3D顯示器)。無需特殊眼鏡,可以裸眼在該顯示器上看到高清晰的3D影像。目標是在2年后達到實用水平。
此3D顯示器使用2.57吋的小型屏幕,畫素為XGA(1024×768畫素),達到了HD水平(圖1)。“分辨率約為500ppi,為不用投影機的直視型顯示器的最高水平”(精工愛普生研究開發(fā)本部顯示器開發(fā)中心主管部長濱岸五郎)。
3D影像顯示的原理是把特殊透鏡——柱面鏡置于畫素之上,使各個角度呈現(xiàn)不同影像。1個柱面鏡由許多半圓柱型凸透鏡數(shù)組狀排列而成,每個凸透鏡的尺寸為數(shù)個畫素。
顯示器能夠以畫素為單位,把使用多臺攝影機一點點變換角度拍攝的影像逐一分解,如圖2那樣基于一定計算,在顯示器畫素上重新排列影像(繪制)。雙眼同時觀看時,因左右眼觀看角度不同,所以能看到三維效果。這種立體視覺方式在19世紀上半期就已確立。
該3D顯示器的特點大致有3點:(1)可顯示最多使用8臺攝影機拍攝的影像,且3D影像的分辨率高達QVGA等級(384畫素×256畫素);(2)通過修改柱面鏡設計,改善了3D影像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辨率的平衡;(3)大幅改善了在一定距離以外移動觀看時影像紊亂的問題。
3D顯示器一般而言,當通過增加攝影機數(shù)量等擴大3D影像信息量時,存在因需要使用比顯示立體方向信息更多的畫素,導致二維影像的分辨率大幅下降的問題。此次該公司通過以下方式,解決了這些問題:一是大幅度增加原始畫素;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眼對分辨率不敏感方向(垂直方向)的畫素。
三是把各角度呈現(xiàn)影像變化的周期(視點圖像范圍)縮小為此前的1/2。“過去業(yè)內(nèi)的常識是,最佳視點圖像范圍是人左右眼間距62~65mm。而我們把這一范圍縮小到了1/2,為31~32.5mm”(濱岸),由此提高了3D影像的可視性。
(助編:xia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