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Facebook最近一輪的融資引發(fā)了業(yè)界對市場泡沫的擔憂,但其中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使然。
以下為文章全文:
估值膨脹
“我希望唯一受傷的是投機者。”
美國風險投資家羅杰·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在談及熱門的硅谷私有互聯(lián)網公司面臨的新一輪估值飆升時如是說。這一輪風潮的導火索是高盛上周以500億美元的估值向Facebook展開的20億美元投資。
作為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Elevation Partners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麥克納米對Facebook等私有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股票交易市場非常熟悉。但是他卻開始擔心,熱情高漲的投資者今后幾個月將會引發(fā)數十家互聯(lián)網公司盲目模仿類似的融資方式。
“如果以史為鑒,交易雙方最終都將玩過火,并引發(fā)問題。”他說,任由私有公司融資方式膨脹可能會引發(fā)惡劣后果。
投資方式
風險投資原本只由風險投資家運作,這是一批能夠承受風險的專業(yè)人士。但是現在,在Facebook和Groupon最近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融資中,卻出現了大型機構投資者、高盛的富豪客戶以及傳統(tǒng)散戶的身影。
此外,還出現了越來越多可以間接投資熱門私有公司股票的渠道。部分金融公司甚至成立了專項投資基金,讓富豪客戶有機會通過二級市場參股Facebook、Groupon、Zynga或其他備受追捧的科技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
上周,多名科技行業(yè)高管創(chuàng)建了一只封閉式共同基金,試圖通過直接投資或私人交易的方式買入私有公司股票。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不必成為高盛的富豪客戶,同樣可以借助這只很快就將公開交易的NeXt BDC基金購買Facebook的股票。
谷歌效應
麥克納米認為,投資者之所以重資參股這些企業(yè),是擔心錯過“明日之星”。他將這種現象稱作“谷歌效應”。
“由于沒有積極買入,幾乎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錯過了谷歌的IPO(首次公開招股)盛宴。沒有人愿意在Facebook身上重復這種錯誤。”麥克納米說。谷歌IPO時的發(fā)行價僅為85美元,但本周一的收盤價卻高達614.21美元。
雖然谷歌的IPO給人留下的慘痛回憶久久不能忘卻,但這并不意味著投資者應當冒險參與新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投資者雖然對Facebook等企業(yè)投入了巨資,但對其運營狀況卻不甚了了。在Facebook的案例中,投資者只被告知了該公司過去兩年的收入和利潤,這根本無法滿足多數投資者的要求,大客戶亦如是。
“實話實說,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山寨IPO。”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德豐杰(Draper Fisher Jurvetson)董事總經理巴里·叔勒(Barry Schuler)針對Facebook上周的融資行為評論道。
“投資者只是注意到高盛的片面之詞和Facebook的名聲,但卻忽略了上市公司所要遵守的所有規(guī)定。”他補充道,“這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他們說:‘不正是這種行為創(chuàng)造了前兩次災難嗎?’”
優(yōu)勢猶存
但并非所有的華爾街人士都心存疑慮。“風險確實很高,但我并不認為應該全盤否定,”曾參與蘋果早期投資的資深風險投資家阿蘭·帕特里科夫(Alan J. Patricof)說,“有大量的散戶希望參與其中,這或許正是一種全新的晚期風險投資形式。”
對于企業(yè)而言,放棄IPO,轉而通過私有市場融資有著深遠的意義。“IPO就像是炸彈。”麥克納米說,他羅列了IPO的很多負面因素:額外的審查、守法成本以及競爭對手的幸災樂禍。
“這就像是一個火山口,而私募則更像是激光束。通過這種方式,發(fā)行者既可以獲得大量資本,又能夠將監(jiān)管和治理負擔降到最低。”他說。
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種交易的好處是能夠購買大量股票,而這在IPO市場中是不可能的。”麥克納米說。
提前變現
這種晚期投資也能幫助企業(yè)高管和早期投資者變現,使其轉嫁部分風險。例如,Groupon就允許董事會通過最新一輪融資最多變現3.445億美元。
對于企業(yè)高管和員工而言,這或許是好事,但是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是否同樣如此呢?企業(yè)在IPO前就已經部分套現,究竟會增大風險還是減小風險?
Facebook董事會成員、風險投資家彼得·賽爾(Peter Thiel)在去年秋天參加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主辦的一次科技會議時表示,他對早期企業(yè)的投資原則是:“CEO的薪水越低,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但他現在或許不得不改變這一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