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移動的公開數據,2019 年建設的 5G 基站約為 5 萬個,2020 年和 2021 年 5G 相關資本開支分別為 1025 億元和 1140 億元,計劃 2022 年的相關投入為 1100 億元。以 2022 年底為時間點進行統(tǒng)計,中國移動累計開通的 5G 基站將達到 110 萬個,其中和中國廣電聯合建設的 700MHz 基站約為 48 萬個。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采取了共建 5G 基站的策略,其中中國聯通在 2019 年的 5G 資本開支約為 79 億元,當年和中國電信聯合開通了 5 萬個 5G 基站,2020 年的 5G 資本開支為 340 億元,到了 2021 年這個數字已經下滑到 317 億元。盡管中國聯通尚未公開 2022 年的資本開支,卻不難從中國電信的投資節(jié)奏中窺知一二。
中國電信 2020 年和 2021 年的 5G 投資分別為 392 億元和 397 億元,2022 年的 5G 計劃投資為 340 億元,同比下降 10.5%。同樣以 2022 年底為時間節(jié)點,彼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在用 5G 基站將超過 99 萬個。
尋找 " 殺手級 " 應用,不單單是中國三大運營商的挑戰(zhàn),也是全球所有運營商想要找到的答案。譬如曾經被國內媒體推崇的 LG U+,憑借自制 VR 內容、VR 頭顯補貼等方式,促使韓國 40% 的 5G 用戶使用 VR/AR 服務," 吃 " 掉了 35% 的 5G 流量,而且這些 5G 用戶的 ARPU 值比 4G 高出了 37%。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 5G 網絡的全球占比超過 60%,而 VR 硬件的年銷量還不足 500 萬臺,LG U+這樣小而美的案例,在中國市場可能并不適用。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現實,在 VR 內容生態(tài)相對貧瘠、元宇宙都無法帶紅 VR 頭顯的局面下,并未像 4G 初期那樣高舉補貼大旗。
不過,國內的運營商也沒有選擇靜待殺手級應用,而是整齊劃一地將目光盯向了產業(yè)賽道,試圖從中開拓 5G 的新應用場景。
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統(tǒng)計顯示,目前中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基站總數今年有望突破200萬個。自5G正式商用以來,憑借其高帶寬、廣連接、低延時等優(yōu)勢,5G應用的實踐逐漸從最初的單一化業(yè)務觸及至更廣泛的行業(yè)應用場景中。其中,擴展現實(XR)與5G的技術融合在工業(yè)、教育、醫(yī)療、旅游等領域內獲得了廣泛關注。
XR 是指由計算機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生成的真實與虛擬結合、可實現人機交互的環(huán)境,它包含了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HR(全息現實)和其他多種視頻呈現形式和交互方法。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以虛擬現實為代表的XR的發(fā)展。根據Counterpoint Global XR(VR/AR) 最新的預測,XR頭顯設備出貨量預計將從2021年的1100萬臺增長到 2025年的 1.05億臺。未來,XR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進一步改善必然要更加依賴于5G網絡通信,其高帶寬、高可靠性、低延遲的特點將滿足下一代XR體驗的需求。
5G+XR技術現已逐漸滲透到工業(yè)領域的應用場景中。未來,更多的工人可以通過佩戴XR設備高效地進行遠程工作。例如,汽車經銷商的技術人員通過佩戴AR智能眼鏡,即可與汽車技術支持中心進行遠程視頻連線,從而立即獲得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的實時支持和建議。
據悉,華為已經開始通過用面積換性能、多核心、芯片疊加的技術,來解決芯片的供貨問題。在5G射頻芯片的供應有所保障之后,華為5G智能手機業(yè)務的發(fā)展也會因此而迎來轉機。
此前,高通只供應4G芯片給華為,華為就只能發(fā)布4G系列的旗艦手機。如今,5G射頻芯片的供應得到解決,華為也就恢復了生產5G旗艦手機的能力。再加上國內用戶的鼎力支持,哪怕手機的處理器性能差一些,續(xù)航短一點,也好過沒有對5G網絡的支持。
隨著國內芯片制造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芯片產品的國產化水平在不斷提升。即便外界不肯供應部分芯片產品到國內,未來,基于國內的芯片制造產業(yè),我們也能夠解決90%以上的芯片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