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四年的指紋識別Touch ID在iPhone8上會取消嗎?
日前,包括一名來自摩根的分析師在內,市場開始傳出蘋果今年的 OLED 版 iPhone,將會為了讓 Home 鍵整合進面板,取消從 2013 年上市至今的 Touch ID,改用臉孔辨識之類的新技術。不過,這種設計短期內真的有可能成真嗎?
取消 Touch ID 傳言的起因這個說法的起因來自一項著名的 iPhone 8 傳言:蘋果將會取消實體 Home 鍵與 Touch ID,將它們整合進面板,并最大化屏幕占比。
最初,分析師是相信,蘋果會發(fā)展新的方式,來將指紋感測器整合到玻璃下的面板,但或許是隨著 3D 感測鏡頭的市場消息出現(xiàn),同時蘋果究竟用了哪些技術來整合 Touch ID 到面板卻毫無下文,使得分析師們開始想像,蘋果會不會考慮起用新的生物辨識技術,來取代原有的 Touch ID。
事實上,由于 3D 感測功能的核心是進行 3D 建模,并不會只能處理臉部辨識,因此,像是 TIm Cook 已經公開談了數(shù)次的 AR(Augmented Reality),也可能是這個零組件的目的。
此外,過往蘋果新品的重點功能即使已經被專利曝光,它實際采用的技術途徑也通常不會提前在近期專利中出現(xiàn),而是會保密至上市后。由于這款 OLED 版 iPhone 的上市日期也已經延后一年,它或許使用了更特殊的技術也說不定。
發(fā)展已久的 Touch ID早從 2008 年,蘋果就曾經思考過指紋辨識的可能。當時的一項專利,是選擇將指紋辨識內建到屏幕玻璃,讓用戶在滑動解鎖時可以順便判定,與后來整合到 Home 鍵的形式不同。蘋果當時沒有考慮屏幕辨識的方案,一方面除了辨識精準度的問題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可能也考慮到資安、應用層面,以及 iOS 的 UI 調整。
▲ 蘋果早年的專利指出可以在滑動解鎖的過程就完成指紋辨識。(Source:USPTO)
眾所皆知,2013 年蘋果首次在 iPhone 5s 推出 Touch ID,實際上是透過在一年前緊急收購來的 AuthenTec,來推出能整合在 Home 鍵的小尺寸感測器。除了這個比較明顯的動作,底層其實還有另一件大事,是 ARM 要直到 2010 年,才著手研發(fā)稱作「TrustZone」的機制,可以透過硬件加密,獨立把資料加密儲存在 SoC 的一塊獨立區(qū)。
實際上,蘋果除了需要經由「TrustZone」,才有機會在自家 SoC 中,訂制 Touch ID 的加密區(qū),它自身的技術實力,也要直到 iPhone 5 才有能力首次以 ARM 授權的指令集為基礎,完全打造自己想要的客制 SoC,然后在隔一年的 iPhone 5s 完成稱作 Secure Enclave 的加密區(qū)來儲存 Touch ID 資訊。
▲ Touch ID 的結構(Source:蘋果)
這整套過程除了蘋果自己的技術整合,也包含了其他廠商的支持。最終,蘋果的指紋辨識方案,從有構想到實際上路,至少花上 5 年的時間,才真正打通前端辨識與資安加密。
至今,Touch ID 仍未有過硬件加密被破解的紀錄。這個堅實的實力,也為蘋果打下了行動支付的基礎。盡管它并不保證絕對安全,卻大幅提高了惡意者獲取關鍵資料的門檻。過去這樣的破解門檻,從來沒有在消費性產品上如此普及。
Touch ID 的現(xiàn)況目前,Touch ID 除了用于解鎖,也支持蘋果自己的數(shù)位平臺,包括 iTunes Store、App Store,以及 iBooks Store。除蘋果自家的服務,一些第三方 App 也因為 Touch ID 的 API,得以經由指紋來驗證,比如 LINE Pay。不過,比起這些只是取代「輸入密碼」步驟的功能,蘋果自己的 Apple Pay,可能才是開發(fā) Touch ID 的核心目的。
▲ Touch ID 已經成為蘋果行動支付的核心。(Source:蘋果)
與支付寶這類極盛行的第三方支付不同,Apple Pay 的本質其實仍是信用卡,只是屏棄了實體卡片,將功能全部綁定到手機。
在這個過程中,Touch ID 扮演的角色只是身份驗證,不涉及復雜的收單清算與傳送 token 的流程,不過 Touch ID 卻有一個重要的地位:透過流通中的數(shù)億臺蘋果設備,它為蘋果爭取了全球最大的商用指紋資料庫,而這批指紋還隨著 Apple ID,綁定了信用卡。這成了蘋果推動移動支付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