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砰然巨響,是否意味著英國用力關上了通往硬體技術的大門?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賣給了美商Cirrus Logic、CSR賣給了Qualcomm,Imagination的前進步履蹣跚;英國脫離了歐盟,ARM則決定成為一家對物聯網(IoT)有遠大夢想的日本電信集團旗下子公司…一家科技公司的創(chuàng)立與毀滅是否有定理可循?或者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科技大爆炸的世界?而那聲砰然巨響,是否意味著英國用力關上了通往硬體技術的大門?
ARM這么一家規(guī)模不段壯大的IP供應商,一開始領導人是現在已有英國爵士頭銜的Robin Saxby、之后又交棒給目前已經退休的Warren East,一直在筆者的科技產業(yè)記者職業(yè)生涯中扮演要角,我也很期待其現任執(zhí)行長Simon Segars能為英國創(chuàng)造更多的獨立成就。
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軟銀(SoftBank)執(zhí)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對物聯網的狂熱,以及他的公司確實也累積了雄厚的資本,一舉促成了對ARM的收購;而在法律上,ARM的董事會有責任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卻沒有責任維護英國的利益。
當然,關于這些利益在短期與長期內將如何朝向一致或是分道揚鑣,總是有很多爭議;因此如果能在ARM董事會討論軟銀收購提案的會議上,化身成墻壁上的一只蒼蠅旁聽,應該會很有趣,還能看到是哪些人投了贊成票…或者那是匿名投票?
有人可能會猜,ARM董事長Stuart Chambers應該是贊成收購的(如果他握有關鍵的一票),而他也是英國收購委員會(UK takeover committee,一個負責監(jiān)督企業(yè)合并收購案件的獨立組織)的成員;Chambers最近還被媒體記者拍到跟孫正義一起出現在倫敦唐寧街 (Chancellor),一同面見英國財政大臣Philip Hammond;而Hammond很快就公開表示ARM出售給軟銀是一件好事,展現了英國在脫歐之后的開放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劍橋創(chuàng)辦了Acorn Computers ──也就是ARM的前身──的企業(yè)家Hermann Hauser,對于ARM被軟銀用320億美元收購的這件事情,表示他“非常難過”;我也很難過并對此感到憂慮,雖然軟銀真是砸了大錢,ARM仍然低估了自己的獨立性。
在最近的短短幾個月內,我們先是看到ARM在IP授權市場上的競爭對手Imagination之財富大幅縮水,然后又是英國公投結果決定脫離歐盟,現在則是ARM的董事會通過了出售自己的獨立性、愿意成為一家日本電信集團子公司。
ARM無疑在物聯網革命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優(yōu)秀角色,但其地位就是建立在公司的獨立性以及工程技術上;如果他的日本老板現在想要強化自己在競爭架構上的能力呢?畢竟這是一個開放性硬體的時代…或許開放性硬體的崛起,就是促成ARM董事會一致認為現在是出售好時機的因素之一?
某些其他公司有可能判定,ARM以及該公司在微控制器領域的地位,比軟銀的收購金額價值更高;而如果歐盟基于ARM技術的策略重要性反對這樁收購交易,豈不是很諷刺?歐盟對于英國想要脫離歐盟都不會那么緊張,我可以確信;又或者,該把這樁交易視為ARM進化為全球性企業(yè)的過程,該放下那些特定國家與地域的狹隘思維?
而接下來我們這些科技產業(yè)觀察者,只能耐心等待觀察是否英國能有另一家公司崛起、成為另一個ARM…或許就是一家同樣從劍橋大學獨立出來、開發(fā)lowRISC開放性架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