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網“蜀道”擔大義 “云上工程”著文章
——訪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
“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數百年以前,李白的感嘆在今天的四川電網人看來,依然是一本“難念的經”。
日前,“川藏聯網”工程全面開工,這條連接四川與西藏的輸電線路工程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在5000米以上,錯落的高山峽谷,極端變化的氣候環(huán)境,讓這個工程成了名符其實的“云上工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蜀道”。
顯然,橫在四川省網面前的“蜀道”不僅僅一條。
四川“豐余枯缺”的電力結構已經成為制約四川發(fā)展的重要瓶頸,而且四川巴中、甘孜等地還存在著大量的無電人口。要更好的服務四川的經濟、民生,四川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給四川電網的障礙要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重壓之下的四川電網,如何發(fā)力?……
帶著各種疑問,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在他的言語之間,尋找2014年四川電網發(fā)展全新的著力點。
1000公里的電力工程索道尚屬世界首例
記者:“川藏聯網”工程已經核準一個月了,目前進展如何?
王抒祥:這項工程在一月份已經經過相關部門核準。
工程前期,四川電網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工程實施的地區(qū)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施工地區(qū)沒有道路的地方已經鋪設了簡易的工程道路.由于地形特殊,部分地區(qū)需要架設運輸材料的索道。有的地區(qū)地形環(huán)境較為惡劣,部分材料甚至需要繞道云南才能運到施工現場。
對于“川藏聯網”工程,我們計劃通過整個川網的努力,力爭今年年底建成投運。屆時,將為昌都、甘孜南部的人民送去光明。
記者:川藏聯網工程的建成,將對四川地區(qū)帶來怎樣的經濟、社會拉動效應呢?
王抒祥:該工程連接西藏東部昌都地區(qū)和四川省甘孜州南部,途經甘孜州鄉(xiāng)城縣、巴塘縣,以及昌都地區(qū)的芒康縣、察雅縣、昌都縣、八宿縣和江達縣.川藏聯網工程是繼青藏電網聯網工程串聯起西藏藏中電網與西北電網后,又一條西藏電力進出大動脈和又一項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重大輸變電工程。
川藏聯網主要是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要解決昌都地區(qū)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區(qū)電網與主網架的聯系問題,使即使在枯水期,這部分地區(qū)也可以用上電。其次,金沙江上游的水電開發(fā),通過這條線路在豐水期把電能輸送出去并利用起來,通過這條線路使藏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變成經濟優(yōu)勢,發(fā)展藏區(qū),穩(wěn)定藏區(qū)。所以,這項工程既可以解決有電可用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有電可以輸送的問題。
記者:四川地區(qū)比較特殊,“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概念也已經深入人心。但是這對于我們的施工來說則意味著高昂的成本和施工難度,我們是如何克服四川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來推進“川藏聯網”工程的?
王抒祥:首先,“川藏聯網”工程是名符其實的高海拔施工,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最高則達到5000米。其次,由于地形以及自然環(huán)境等原因,導致施工的環(huán)境極其艱苦。最后,“川藏聯網”工程不同于青藏聯網,青藏聯網是上升一個高度以后地形就變得平坦,而川藏聯網則要經過大量高山溝壑的地區(qū),地形落差極大,由于沒有道路,所以需要在群山之間開辟道路。為此,四川電網建立了1000條索道,索道總長度達到1000多公里。這在全世界輸電網工程里面這尚屬首例!
由于線路主要在高海拔地區(qū),這就需要克服極端的氣候條件帶來的諸多問題,例如設備的絕緣問題等等。四川電網在總結了“新甘石”工程施工經驗并把它用到了新的“川藏聯網”工程中,這為工程的順利開工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疆電入川”突圍“十三五”
記者:四川電力存在結構上的矛盾,“豐余枯缺”已經成為抑制四川經濟、社會發(fā)展電力保障的重要瓶頸,為此,你在多個場合提出“疆電入川”,甚至曾經提出把“疆電入川”列入電力“十二五”規(guī)劃,那么,為什么要實施 “疆電入川”?
王抒祥:四川電力的結構性矛盾很突出,水電裝機占了四川電源的2/3,水電中徑流式的電源又占了2/3,由于沒有庫容,造成了四川在豐水期電量就富裕1/3。據我們測算,2015年四川的水電裝機容量9000萬千瓦,但是其中3000萬千瓦的容量無法消納。而到了枯水期,四川缺電也達到1/3,也差不多1000萬千瓦的容量。
兩個2/3和兩個1/3決定了四川在將來的電力結構性矛盾會越來越突出。所以四川需要大量的電力外送通道的同時,也需要電力輸入通道。
另外,一個解決方案是在四川大力發(fā)展火電。但是四川的火電機組其利用小時數又偏低,幾乎是建一個虧損一個,所以發(fā)展火電并不經濟。還有就是四川屬于盆地地形地貌,不利于空氣擴散,發(fā)展火電易于形成霧霾,種種因素結合起來,四川要發(fā)展必須考慮區(qū)外來電。
為此,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分析,從西北來還是從華中來?最后得出結果,“疆電入川”是最理想的方案。第一,新疆煤炭儲量很高,第二,新疆發(fā)展煤電也是改變其發(fā)展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三,新疆的煤電輸送到四川有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煤電送到成都要比當地的煤電價格每一度便宜一角錢。
記者:目前“疆電入川”進展如何?
王抒祥:目前,我們前期對于“疆電入川”的調研基本上已經都做出來了。四川省政府和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也簽署了戰(zhàn)略性的合作協議。四川和新疆經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這為“疆電入川”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對于“疆電入川”不僅僅是四川黨委、政府的共識,也是四川各界的共識,同樣也是新疆各界的共識。
我可以肯定,在可以預期的“十三五”,“疆電入川”將會開工建設,到時候,四川的電力結構性矛盾有望得到解決。
記者:“疆電入川”會不會列入“十三五”電網規(guī)劃?
王抒祥:我非常有信心,“疆電入川”不但列入“十三五”電網規(guī)劃。而且,“疆電入川”有望在“十二五”末期開建,在“十三五”中期進入投運階段。
2014年四川徹底告別無電區(qū)
記者:2013年,整個國家電網公司層面都在大力推進無電地區(qū)通電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四川地區(qū)也存在大量的無電地區(qū),2013年,我們在這項工作上有哪些突破?
王抒祥:四川過去由于歷史的原因,再加上四川地形復雜、多高山大河等特征,造成了四川地區(qū)存在很多的無電區(qū)人口。四川的無電人口在全國范圍內看,占得比例很大,甚至達到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解決無電地區(qū)的用電問題,是電網公司的責任,也是電網公司的擔當。最初,四川電網計劃“十二五”末期解決無電地區(qū)用電問題,后來,我們決定繼續(xù)提速,爭取在今年年底,實現四川電網供區(qū)內,全部解決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記者:這個目標給我們四川電網的壓力是不是特別大?
王抒祥:實際上,為了解決無電地區(qū)用電,我們這兩年已經投入了72.5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外,我們也在積極備戰(zhàn),今年三月份以后,四川電網將會有5萬人奮戰(zhàn)在甘孜、阿壩、涼山雪域高原,全力解決無電地區(qū)的用電問題。這是四川電網為解決無電區(qū)通電問題最后的大決戰(zhàn),2014年年底,四川徹底告別無電區(qū),無電人口。
記者:為了完成既定目標,我們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困難?我們是如何克服的?
王抒祥:四川獨特的環(huán)境的確給我們帶來了超乎常人想象的難度,但是四川電網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在涼山,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程中約有1.2萬余工人長期在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高海拔、自然災害頻發(fā)、海拔落差極大的大山深處現場工作,可謂任務十分繁重、時間非常短、條件異常艱苦。
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前夕,我們的60余名電力工人為確保涼山州木里縣李子坪鄉(xiāng)黃泥巴村的29戶無電戶能過上第一個有電的春節(jié),忘我工作2個月,最終在除夕當天順利通電。
可以說,四川省網為了這個目標付出了不小努力。
在今天的甘孜地區(qū),以前沒有電網,現在我們一個縣一個縣的架設電網,并把所有的縣全部連接起來,所有的農村都連接起來,通過最大限度電網延伸保障地區(qū)通電。
就像甘孜一樣,四川的無電地區(qū)將在2014年徹底消除,四川電網屆時也進入了全新的發(fā)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