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手機一改往日“山寨”形象,不論是從外觀設計還是芯片架構的選取,都取得長足的進步。在4G即將來臨之際,中國手機市場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日前,中華酷聯”等國產手機主力廠商紛紛向高端市場進軍,接連推出子品牌產品,更有甚者,最高者報價超過4000元大關,直逼三星蘋果,一改人們對國產手機浮沉中低端的印象。不過,國產手機的現實還是有些嚴峻。目前,系統(tǒng)、芯片等核心方面大都依靠國外廠商,這也使得國產手機廠商的品牌利潤與三星蘋果等國外廠商存在一定的差距。
國產手機吹響高端市場號角
隨著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市場保持的高速增長,2012年總出貨量超過12億部;與此同時,中國智能終端市場也被引爆,2012年全國智能終端出貨量達到2.58億部,智能終端已超過功能機,成為手機市場上絕對的主流。
而近日國產手機紛紛吹響進軍高端市場的號角成為一大看點。這次眾廠商的入口不約而同指向“子品牌”。繼小米M3之后,一款同樣標榜物值價優(yōu)的國產手機——大可樂2S于前不久出現在了我們面前。聯想日前宣布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高端智能手機子品牌Lenovo VIBE,同時發(fā)布了該品牌首款VIBE X智能手機。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輪國產手機的高端突圍行動中,時尚成了關鍵詞。聯想VIBE X獨家研發(fā)了美顏功能,可一鍵實現“美白+磨皮+瘦臉+大眼”四大功能,一鍵變美,對于最愛拍一族的人們,這一招很接地氣。
另外,中興通訊“雙拳出擊”,先推子品牌努比亞Nubia,再攜手NBA力推Grand、Memo兩大子品牌系列機型;華為力推Ascend子品牌系列,Ascend P6銷售破百萬部??崤砂l(fā)力大觀系列,新一代高端旗艦機型大觀4售價上摸4000元區(qū)間。
如此琳瑯面目的高端手機,有業(yè)內分析師就表示,國產手機的彎道超車機會來了。首先,4G時代通信行業(yè)迎來新洗禮,所有品牌重回同一起跑線;其次,智能手機技術門檻消失,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對待配置和功能;并且,國產手機的主流廠家轉型決心很大。
微創(chuàng)新言論潮此起彼伏
在消費電子產品中,智能手機無疑是最紅的一類。無論是蘋果、三星的雙雄爭霸,還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的強力反攻,亦或是國產手機的搶班奪權,在過去的一兩年里,智能手機行業(yè)為我們呈現了許多改變。
在國內市場上,以酷派和三星為例:盡管從數量來看,一家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一家是國內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酷派與三星尚不具可比性。但在CDMA市場上,它們卻一直針尖對麥芒,這種對峙格局延續(xù)了多年。分析人士指出,國產手機之所以有能力在中高端市場向蘋果、三星叫板,主要得益于國產手機廠商從芯片、研發(fā)、設計到測試、制造、宣傳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這也引起了媒體對整個國產手機微創(chuàng)新言論潮的此起彼伏。不可否認今年以來國產手機所取展現的生命力足夠強大,所展示的新面龐的確令人刮目相看。業(yè)內人士認為,很多人之前拒絕國產手機,是因為他們覺得用國產手機會有失身份,甚至會被人嘲笑,而通過國產品牌幾年的努力,現在逐漸扭轉國人的這種偏見,用國產手機的人越來越多,這一表現直接體現在市場份額的變化上。
不過,中興通訊執(zhí)行副總裁何士友表示,“中國手機市場競爭之激烈,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罕見的。”面臨激烈的競爭,大多廠商依靠硬件戰(zhàn)和價格戰(zhàn)來爭奪市場。
品牌利潤門檻待解
盡管國產手機取得長足的進步,不過,在用戶體驗、感知方面與用戶預期存在差距,用戶滿意度水平整體偏低,不同品牌之間差異較大。有評論人士指出,純粹比拼手機硬件配置的時代正走向終結,現今成了體驗為王的時代。國產手機或許時迎來爆發(fā),但即將進入4G洗牌期的國產手機廠商品牌利潤面臨大考。
在市場成熟期,品牌某種程度上將劃定手機企業(yè)的生死線,并提供持續(xù)發(fā)展的利潤空間。八月份的中國移動TD-LTE終端招標就引起業(yè)內得極大爭議,普遍認為中標廠商過少,總共57家廠商參與招標,最終只有16家中標,不少廠商為此不平。
4G牌照年內發(fā)放已成定局,市場淘汰賽很可能隨之而來。業(yè)界普遍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會是4G手機的爆發(fā)年,將在高端市場上掀起新一輪換機潮,對于3G時代在高端市場失聲的國內廠商來說,則是不容錯過的躋身第一梯隊機會。因此,品牌利潤的門檻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機業(yè)已步入技術革新放緩、門檻降低的成熟期,大量企業(yè)蜂擁而至,可隨之而來的是手機款式數量成倍增長,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因此,品牌對于每一個力圖生存的廠商都十分重要。
目前,智能手機仍處于價值為王的時代,性價比是制勝關鍵,但這不代表國產廠商需要繼續(xù)依靠低價來進行競爭。國產手機可以通過提升品牌和質量,擴大產品溢價空間。這樣,在維持手機性價比優(yōu)勢的同時,才能使企業(yè)獲得足夠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