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閃電研究技術和觀測設備的不斷發(fā)展,利用多種手段綜合研究閃電物理過程及機理已成為可能。甚高頻輻射源的相位干涉定位技術給精細化地研究閃電放電通道時空演變和詳細物理過程提供了重要手段。但該技術獲取完整的閃電放電過程時,定位圖像存在著不足。隨著攝影技術和感光器件的技術發(fā)展,高速
光學攝像系統(tǒng)應用到閃電研究中。但光學攝像對云中閃電通道和弱流光通道不能很好描述。綜合這兩種手段分析閃電現象,可以相互補充各自的不足。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科研人員利用閃電
VHF窄帶干涉儀輻射源定位系統(tǒng)和高速攝像系統(tǒng),對青海大通地區(qū)一次有5次回擊的負地閃放電過程進行了同步觀測,對比分析了通道傳輸過程的輻射和光學特征。研究顯示,光學通道亮度能補充VHF干涉儀定位先導通道的電流特征,
VHF干涉儀定位彌補了光學設備拍攝弱放電和云內流光通道的不足;在通道分枝結構上,干涉儀定位的通道和光學通道呈現出很好對應。干涉儀定位分枝通道的輻射源點較明顯,但分枝光學通道的出現明顯落后于干涉儀定位輻射源通道。對用兩種不同觀測手段探測的先導通道進行速度計算,發(fā)現兩者計算的直竄先導和直竄梯級先導速度量級一致,均為106m·s-1,但干涉儀在時間的獲取及精確量化上有優(yōu)勢,干涉儀定位計算先導速度的精確度高于
光學通道定位。本研究項目受到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GYHY201006005-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075002,40775004,4117500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1030960)共同資助。研究成果發(fā)表于《高原氣象》。
閃電201022首次先導過程的輻射源定位、輻射和電場變化(a)首次先導過程的干涉儀定位,(b)輻射波形,(c)快電場變化,(d)慢電場變化
閃電201022中4次繼后回擊的先導通道定位(a)第二次直竄先導,(b)第三次直竄先導,(c)第四次直竄梯級先導,(d)第五次直竄先導
新聞來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8_3963408.shtml